你不曾知道的二三事 |回首十年系列報導 ─預防勝於治療,打造反毒情境桌遊-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

您所使用的瀏覽器過舊,可能無法正常瀏覽網頁。
若想體驗完整的活動內容,建議您以下幾種方式:

升級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

使用其他瀏覽器

使用手機版活動網頁

需要協助?

2025.11.11

News

張誠博士與李哲宇主理人

你不曾知道的二三事 |回首十年系列報導 ─預防勝於治療,打造反毒情境桌遊

fb line twitter

    聽到反毒宣導,你會想到什麼?排成一列的反毒模型展示,還是有講師在台上諄諄教誨?事實上反毒宣導是可以更活潑及多元,中信反毒教育基金會很幸運在2019年與張誠博士相遇,認識到反毒情境桌遊,才體驗到桌遊不僅有趣,還能有如此豐富多元的學習,幫助兒少更理解毒品風險,學會遠離毒品。本次專欄特地拜訪現任為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的張誠博士及《我支持台灣無毒計畫》總計畫主理人李哲宇,帶領我們一起了解博士是如何從軍事及資訊工程的專家,化身為反毒教育的推廣者,以及兩位專家一起整理反毒推廣的經驗,回饋給父母及師長,可以和孩子談些什麼,讓看似枯燥乏味的反毒議題,能被兒少所理解且認同。

從關心地方問題到看見大環境的挑戰

    張誠博士回憶起當年是因為從龍潭辦理書寫感恩卡的活動,才開始遇到了真實的毒品故事,其中最為深刻的就是當地有位著名牙醫,他有一位藥癮者弟弟,博士無法忘懷看見牙醫家中打造像監獄的牢籠,就為了約束自己的弟弟,縱使家中經濟富裕,但面對毒品對家人的危害卻仍無計可施,也因此種下博士心中關懷桃園在地毒品議題的種子。而後博士從軍中退役,在台北地檢署林達檢察官的建議下,在台北地檢署當榮譽觀護人,並在桃園監獄擔任榮譽教誨師。在第一線幫助毒品受刑人過程中,博士觀察到輔導的受刑人常常一出監所,過去的大哥就在門口等著,拉著他們再度走上回頭路,輔導的結果往往讓人感到挫敗,更體悟戒毒已是後端的努力,不易有成效。博士決心將關注的焦點轉至反毒預防教育,如果一開始就沒有接觸毒品,就無須擔心成癮的危害。

染毒不能重來但遊戲可以,打造好玩又具教育性的桌遊

    在某次陪同解癮戒毒協會的過來人反毒宣講時,看見講師分享親身經歷以外,也藉由一些簡單的動作,讓在場學生體驗吸毒後的舒服以及暈眩感受,學生們的熱烈回應,讓博士發現過往的宣講都過於單向,缺乏讓孩子們親自體驗的機會。同時,過來人也提起毒品一定有讓成癮者喜歡之處,才會走向上癮。因此預防教育不該只談毒品危害,而是要從為什麼會染毒開始著手。於是博士發揮在軍方所用的『模式模擬 1』專業,透過整理過往200多個服務個案的紀錄,打造出第一套反毒情境桌遊《遠離毒品陷阱》,並花一年多時間尋找藥癮者及專家等不同角色進行測試,確認遊戲符合染毒情境。博士表示要讓遊戲具有趣味性很容易,但能否兼具教育性才是挑戰,最後打造出不僅可以反映出遊戲參與者思考模式的桌遊,更幫助參與者能體會到紓解壓力及提升心智的重要性。吸毒人生不能重來,但遊戲可以,希望藉由桌遊會讓人想一玩再玩的優勢,孩子們在反覆體驗遊戲後,了解自己的價值觀,更謹慎地看待現實中的人生選擇。

1模式模擬:是指建立並驗證模型,運用標準化、嚴謹且結構化的方法論,對系統、實體、現象或程序進行建模,創建實體、數學或其他邏輯表述,並對其進行驗證。

桌遊不僅是兒少預防教育,也讓更多大人願意投入反毒

     推廣桌遊的過程,許多現場老師跟家長都反映這套桌遊為何不早點出現,希望更多人有機會體驗。因緣際會之下,博士與中信反毒教育基金會建立了合作,讓桌遊有機會推廣至全台校園及社區單位。反毒基金會也在推廣的過程中,發現除了自我的提升外,當有人真的已接觸毒品或是身旁有藥癮者,往往不知道如何尋求協助,而這個發想也促發了第二套反毒情境桌遊《救援代碼:反毒行動》的誕生。主理人哲宇表示,第二套桌遊延續了降低壓力及提升心智的核心觀念,更因為角色設定及需要大量溝通合作,幫助年輕的參與者增加帶入感,覺得自己是真的能幫助到有需求的人們,遊戲成功後會有更高的成就感;反之,若無法開啟溝通合作,遊戲往往很快就失敗作結。主理人在桌遊推廣過程中,發現在社福單位的弱勢兒少,對於遊戲反而更有共鳴及投入,當孩子直接反應:「我的爸爸就是吸食安非他命入獄的」,更讓帶領的志工上了場震撼教育。也透過在不同城鎮的推廣,看見城鄉差異,環境的不同也帶給孩子不一樣的壓力反應。雖然《我支持台灣無毒計畫》裡的志工都不是反毒專業背景,往往一開始都只是因為桌遊好玩而加入,但在推廣帶領的過程中,漸漸體悟到自己在做有意義的事,原來投入反毒是那麼簡單,對社會的使命感也油然而生

從情境覺察走向主動協助,下一步是好好面對壓力

    反毒教育的內容必須隨著時代的轉變不斷衍伸,就像這次第二套桌遊開發過程,中信反毒基金會提到增加「網路」情境,就切合現今青少年觸毒情境的趨勢,因此能夠時刻與第一線服務藥癮者的單位合作交流,對於預防教育媒材的開發是不可或缺的。博士提到過往兩套桌遊補上了反毒情境教育、思考模式覺察,以及藥癮者的求助與關懷這兩大部分,他認為還有「壓力的認識與因應」這一部分需要被關注,讓壓力因應不只是書本上的策略,而是藉著遊戲體驗,讓孩子們願意正視並覺察自己的壓力,才有動力發展適合自己的紓壓策略。另一方面,博士提醒到推廣反毒桌遊時,扮演引導者的人也相當關鍵,及時觀察到孩子的狀況,給予適當引導並幫助其反思,就能讓反毒桌遊的效果加倍。未來也期望透過人工智慧的優勢,協助更多情境的模擬及發展,讓經驗得以被累積及整理,成為訓練引導者的基石,讓更多人可以有效地投入反毒教育。最後,博士想提醒各位師長,一起關注紓壓的重要性,因為壓力的累積只會造成人的內耗,而過度的內耗也會讓人失去判斷能力,更容易被毒品或其他風險物質的短暫快樂所迷惑,而做出後悔終生的決定。

 

By Wendy L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