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你不曾注意到的二三事】│世界失控了?!如何成為堅定的力量-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

您所使用的瀏覽器過舊,可能無法正常瀏覽網頁。
若想體驗完整的活動內容,建議您以下幾種方式:

升級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

使用其他瀏覽器

使用手機版活動網頁

需要協助?

2020.11.27

News

臺灣師範大學中信成癮政策研究中心李思賢教授

【你不曾注意到的二三事】│世界失控了?!如何成為堅定的力量

fb line twitter
       2020年是讓人措手不及,充滿挑戰與失落的一年。疫情衝擊、政治紛爭,與難以置信的逝世消息,這些出乎意料的變故,對你我都造成不同的影響。在急著解決不同意外所產生的問題時,你可曾靜下心好好注意自己的變化,感受自己的情緒?年末時刻,小編訪問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,同時是中國信託成癮防制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的李思賢教授,與我們一同回顧這一年的衝擊與失落,並給予因應訣竅的建議,讓我們從失落中看見曙光,好好地揮別2020,拾回信心地邁向2021。
 

不確定感纏身,這世界開始失控了嗎

       還記得今年三月全世界大賣場衛生紙瘋狂搶購潮嗎?還記得當時搶排口罩,搶買乾糧囤積的心情嗎?李思賢教授表示,面對未知新興病毒帶來的致命衝擊,人們從原本有序的生活,開始產生不確定感,繼而引發出現許多非理性的認知與情緒,產生眾多病急亂投醫的舉動。當媒體與網路社群又出現各式各樣,似是而非、甚至矛盾的訊息時,造成大眾更加的焦慮及不知所措。因此,後來當政府單位建立明確單一的資訊傳遞管道,且透過電視衛教宣導社會大眾如何防疫,才漸漸讓人心安撫下來。不僅僅是疫情,看這篇文章同時,請試著回想這一年是不是有很多事讓你感到不安。當面對不確定時,是不是會為了重新找到可掌握的感覺,反而做出一些失控的舉動呢?
 

當社會支持崩解,助人者也變成需要幫助者

       疫情出現後,對於在一線努力防疫的醫護人員,我們總是充滿感激與欽佩。但當有醫院爆發多人染疫時,醫護人員被貼上了「危險」的標籤,人人避之。李思賢教授在2020年3~4月對全國的醫護人員,收集了1,400多份的有效問卷,發現有超過40%的醫師與護理師已經出現過勞,有60%出現憂鬱傾向。醫護人員陸續出現心理健康問題,許多年輕的護理人員崩潰,選擇離開職場。事實上醫護人員工時較長,因急診而半夜出勤是常見的事,但為何這段期間醫護人員情緒反應更激烈呢?研究指出,過往醫護人員的身邊親友與一般民眾,會敞開著大門迎接,慰勞他們救死扶傷的辛勞,但在擔心染疫的恐懼下,民眾、鄰居與親友可能會選擇緊閉大門,建議他們在醫院留宿,不要參與聚會與社交活動,有時連點外送都可能會被拒單。在面對疫情而身心壓力極大又缺乏社會支持下,卻沒有專屬他們的求救專線或是諮商資源。助人者因為自身的專業背景,反而被更忽略他們也是人,面對衝擊,也會失落,都會在心理受了創傷。  
 

我們總習慣獨自療傷

       聽聞過孝女白琴、五子哭墓這些傳統喪禮的習俗嗎?聘請他人來替代子孫表達哀悼的習俗,其實反映著過往傳統文化並不鼓勵我們表達脆弱情緒。俗語說男兒有淚不輕彈,但其實女性哭泣也常被視為柔弱無能的表現。在這樣的社會氛圍,人們很難對外描述自己的負面情緒,只能暗自處理自己的失落。李思賢教授也提到在疫情間,心理求助專線增加六倍的人表達有自傷及自殘念頭,其中許多人都正在隔離,所以當負面情緒襲來,又缺乏跟他人的連結時,問題就會持續惡化。
 

帶著覺察、表達和同理,相互扶持終將走過失落

       生命無常所帶來的失落與失控,社會支持連結的匱乏與不足,以及文化氛圍導致難以主動求助,面對這一連串的困難,該如何面對呢?李思賢教授為我們統整了三個重要的因應方向:
一、 建立探索情緒的習慣,早晚各問自己一次,心情好嗎?
二、 勇於表達正向感受,如具體的表達欣賞、說出感恩
三、 從生命教育裡培養同理的能力
       眼睛總是習慣向外看,所以也慣於對外尋找資源,來解決問題,卻常常忘記關注自己的感受,所以覺察情緒是最重要的第一步。開始試著多問問自己:『你現在的心情如何、感受如何?』,去探索自己的真實感受。或許對別人說出困難的言論很難,但可以先試著從正向的感受去表達,勇敢說愛,說出感謝,表達欣賞,無形中會增加人與人的連結,創造彼此的社會支持網絡。最後,透過素養教育培養同理,且能夠設身處地的看見他人困難,社會就可以多點主動關懷,少點標籤責備。
 
       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『韌性』,不僅是代表克服困難的毅力,更重要是透過自身的努力,當你勇敢去傳達需求,就會發展自己與周遭資源的各種可能性,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。過去我們都認為能不屈不撓才是強者,但事實上能勇於發聲及求助,為自己人生努力著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。
By Wendy Lan